关于网红医生“伪科普”背后的“流量生意”,主要包括认证不符、擦边软色情以及跨专业科普等多种乱象。这些现象随着MCN机构的进场和互联网医疗科普的走红而逐渐显现,尽管相关部门多次出台规范,平台监管也日益加强,但“伪科普”现象仍然在互联网上广泛存在。
现象描述:许多医生博主虽然通过医院资质认证和实名认证,但在实际运营中,出镜的却并非实名认证的医生本人,而是所谓的“医生助理”或其他非专业人士。
案例分析:如某短视频平台上,拥有120万粉丝的“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医生@高然医生”直播间,其账号头像为男性医生,但直播中却是一位女性自称医生助理在进行直播。此外,还有医生虽然通过了加V认证,但其所属医院位置与IP地址却不在同一座城市,增加了用户辨识的难度。
影响:认证不符导致用户难以辨别信息的真实性,可能误导公众,损害医生的职业形象和医疗行业的公信力。
现象描述:一些医生博主在科普视频中涉及软色情内容,以吸引流量。他们不仅讲解男科、两性知识等私密话题,还时常穿着吊带裙、露腰装等紧身衣物进行剧情演绎,甚至使用露骨的语言和动作。
案例分析:如某短视频平台上,认证为“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口腔科主治医师石娇”的账号,其发布的短视频内容夸夸其谈男科、妇科、两性话题,与本专业的医疗内容关联度不高。另一认证为“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泌尿外科主治医师华晔”的账号,则对“足控”“长度”等话题乐此不疲,甚至穿“黑丝”出镜。
影响:擦边软色情内容不仅违反了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,还可能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,破坏健康的网络环境。
现象描述:许多医生博主在科普时超出了自己的专业领域,涉及其他学科的知识。例如,外科医生科普肠胃知识,口腔医生讲解两性知识等。
案例分析:如前文提到的多个医生账号,其发布的科普内容与其专业领域不符,导致信息的不准确性和误导性。
影响:跨专业科普可能使公众接受到错误或不准确的信息,影响他们对医疗知识的理解和应用。
变现方式:网红医生通过“伪科普”吸引流量后,往往会通过直播带货、推广药品或保健品等方式进行变现。他们利用用户对健康的关注和对医生的信任,推销各种产品。
案例分析:如某短视频平台上拥有264万粉丝的“辽宁省人民医院全科医疗科医生@全科医学小李医生”账号,其直播间内上架了多款保健品正在售卖,直播频率高且销量可观。
影响:流量生意不仅损害了医生的职业形象和行业声誉,还可能对公众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。
综上所述,网红医生“伪科普”背后的“流量生意”涉及多个方面的问题和乱象。为了维护医疗行业的公信力和公众的健康权益,相关部门应继续加强监管和规范引导,同时公众也应提高警惕和辨识能力,避免被误导。